相約三月,我在黃山腳下太平湖畔等你來做客。
三月里的太平湖,春風和煦,嫩芽初上,氤氳著一派好春光。
氣勢恢宏的“三橋”(池黃高鐵大橋、京臺高速公路大橋,330國道太平湖大橋)似三道彩虹飛架湖上,貫通兩岸。仰望“三橋”,綠水、青山、藍天互為映襯,多少美景畫意盡在其中。
百米柳堤,依依柳枝在微風里溫情搖曳,詩情盈溢。書法創作基地——雙墨閣,與形似筆架的陵陽山隔湖相望,讓人陡生激越之情,欲以岸邊蒼天大樹為筆,一湖秀水為墨,盡情揮灑頌揚這山清水秀之地,欲涂抹重彩描繪這人間仙境如畫的場景。近處,一尊少女青銅塑像,恰似頎秀玉立的漁家姑娘,不少游人爭相與其“合影”,恍若早已沉浸于湖畔的三月春光里。
在此,我曾聽湖水拍岸的輕柔濤聲,曾聞春風傳來山野的花香,曾看晚霞映紅的湖面,曾觀夜幕里漁火點點。眼下,很多不知名的樹木,已全從冬眠里蘇醒,綻出點點嫩綠,送來春的問候,傳遞春的消息。
不遠處,鵝黃色的菜花已經綻放,布谷鳥“早點布谷”“早點布谷”的聲聲催促,湖畔歸燕的絮語呢喃,仿佛提醒沿湖人家,怕他們將春日農事遺忘。
披蓑戴笠的農民,腳踩秧田春泥,雕琢一件工藝品般,把秧壟拾掇得光滑平整,撒下的稻種細密均勻。黑色的泥土,金色的種子,猶如兒時記憶里蕎麥大餅上鋪撒的金色芝麻。薄薄的秧膜將大地的溫情籠罩于特定的維度空間,稻谷的種子被開心地催生發芽。原來,稻米之香,就起始于這里,起始于此刻。伴隨谷粒細微的發芽聲,田野地壟里漸漸長出滿含希望的新綠,讓人分明感悟已處在“臨溪只覺波生暖,踏壟尤看苗競春”的情境之中。
眺望遠山,環顧近岸,盤虬蜿蜒的鳩藤上結滿淡紫色鳩花,一蓬蓬、一簇簇,洋溢花的香與美,散發春的溫與暖。
黃山杜鵑也露出艷紅的笑臉,花影絢爛,生機盎然。群山滿目疊翠,山花陣陣幽香。置身于此,再老的身心,也會變得愉悅年輕。
立于岸邊高處,見一群鯽魚和草魚從湖水深處游來,它們游向支流上游,游向近岸的水草中,排卵繁衍。
春雨連綿,湖水上漲。當湖面與岸邊的油菜田埂快平齊時,田埂細流的嘩嘩水聲,有時會使魚兒誤入歧途,順著細流進入油菜田。迷途欲返的魚群,搖頭擺尾著急亂竄,菜花搖曳笑彎了腰,孩童下田戲魚歡,春日意趣就在眼前。
三月,翡翠般的湖水,在微風蘭香里輕輕蕩漾,不遠處的路坎下、土坡旁,蕨菜探出毛絨絨的頭,老碼頭至漁村的片片野生水竹林里,一夜間也冒出根根小水筍,這些鮮嫩的蕨菜和水筍,是黃山腳下太平湖畔地道的山珍美味,常見游客抑制不住那份新奇,也鉆入草叢或水竹林,沒多大一會工夫,就掐得一把野蕨菜拔得不少嫩水筍,收獲多多,歡欣多多。歡快的太平湖之旅,又意外喜獲一份山珍,真的是既愉悅又開心。
湖畔三月,陽光下的農家院落,一篙篙臘肉、臘魚已曬出了油,切一塊蒸熟品嘗,湖畔臘味你定會贊不絕口。
親愛的朋友,陽春三月與你相約,請你到太平湖畔來做客。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