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來到黎陽老街,參加由黃山日報、黃山市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潮起三江口”主題全媒體走轉改活動,親身體驗屯溪水脈、文脈傳承的徽州記憶。屯溪綠水環城,風景秀麗。老街現是一條具有宋、明、清建筑風格的古商業街,蘊藏著深厚的徽州文化,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街。
楊文筆莊
走進屯溪老街,我仿佛聽到從街巷傳出來一首歌謠:“昱城美呀昱城美,一半街巷一半水……”這一半街巷指的就是屯溪老街;一半水指的是新安江上游的兩條河流橫江和率水。
我來到楊文筆莊,聆聽徽筆的來歷及歷史淵源。唐、宋時期徽州制筆業非常發達,張遇是北宋時期徽州著名制墨家,他的制筆技藝也很高,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曾評價張遇的筆比宮廷制筆名家諸葛元的筆還要好,可見當時徽筆質量之高、影響之大?!巴舨⒐P”是徽州歷史上文房四寶中最有影響的產品之一,也成為優質徽筆的代名詞。歙縣人汪伯立是南宋理宗朝的制筆名家,他繼承發展了徽筆諸名家的工藝傳統,所制之筆在當時堪稱一絕,人稱“汪伯立筆”?;罩菸姆克膶毭暣笳?,世稱“新安四寶”。
在楊文筆莊,我見到楊文的兒子楊達,他是位“80后”勤學有志青年,告訴我,徽筆以“尖、齊、圓、健”四德兼備于一體,具有含墨量多,易開合,能控制墨液,具有宜書宜畫等特點,并能充分體現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的效果?;展P制作工藝傳承千年,影響廣泛,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楊文,祖籍江西,自幼隨父,七代制作毛筆。他性格剛強,能吃苦耐勞,對制筆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家傳徽筆制作技藝基礎上,結合徽筆諸名家的工藝傳統,對傳統的羊毫、狼毫等幾十個毛筆品種進行改良、創新,并且創制了“桃園三結義”“畫龍點睛”“五子登科”等新品種,對徽筆制作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F徽筆制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楊文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筆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被譽為“中國文房四寶制筆藝術大師”稱號。
同德仁藥房
屯溪老街有一家專門經營中草藥和中成藥的百年老店同德仁,被譽為“中華老字號”,始建于同治二年(1863),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我遠眺店堂布置很有特色,堂口一張紅木八仙桌,兩張太師椅,一幅仙鹿圖。柜臺像一把曲尺,由堂口向縱深排列,柜臺對面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靠椅,供顧客歇息。
我在同德仁老店,遇到二位坐堂中醫嚴土根、張雪娟,倆人是夫妻,一位擅長內科,一位擅長外科,夫妻倆專業互補,被當地老百姓譽為“志同道合的一對中醫伉儷”。
老街“坐堂醫生”是對中藥店所設專任醫生的稱呼,夫妻倆為人診治疾病,或問病售藥,既方便群眾,又增加藥店的零售生意。坐堂醫生診病發藥,既不掛號,也不收費,隨到隨看,花錢不多,收效很大,備受群眾歡迎。嚴醫生對我說:“去年,有位江西游客陳國棟來到同德仁老店,敘說著自己患有腎結石多年,疾病復發時,癥狀異常痛苦。我為他把脈診斷,配制湯藥,精心治療,后來他的腎結石疾病逐漸消失了?!眹泪t生有著40多年的中醫專業知識,職業道德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腎結石治療很有心得,對一些常見病、流行病等,有一定的辨證治療經驗,對小病能做到得心應手,藥到病除。
新安醫學強調“固本培元,注重脾胃氣血的整體調理”,同德仁老店守正創新,善用藥食同源代茶飲或以丸散膏丹調理疾病,治愈效果明顯,深受海內外患者的肯定和贊揚。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