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徽州天路,云霧繚繞的山崖邊,一座改造后的咖啡館悄然矗立——這是位于休寧縣璜尖鄉的一處網紅打卡點。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原木色的桌椅上,游客啜飲著山泉水沖泡的咖啡,窗外是綿延起伏的竹海。這座由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師生設計改造的“崖邊生活館”于2025年初正式營業,如今已成了當地的新地標。
很難想象,這里曾是一處閑置農房。2023年,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組織專業教師前往當地調研,秉持“設計賦能鄉村文旅創新”的理念,將打造鄉村咖啡館作為切入點。該校公共環境藝術系教師郭圣能介紹,通過利用農房限高規定,團隊為當地量身設計打造了下沉式觀景平臺,保留夯土外墻,內部植入現代咖啡業態。
生活館的開業為越來越多的自駕者和游客提供了休憩之所。學校隨后與璜尖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探索用藝術設計服務鄉村振興。
這種“真題真做”的實踐模式,正在重塑安徽工大的藝術人才培養體系。該校將鄉村振興項目納入社會實踐、畢業設計選題,今年暑期,“祁紅探藝”社會實踐隊以專業視角創新突圍,紅茶IP形象萌動出圈,十二生肖茶包躍動國潮基因……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我對專業價值有了全新認知。”“祁紅探藝”社會實踐隊隊員胡少美感慨地說。
在安工大黨委書記陸林看來,鄉村振興需要多元主體共創。“我們構建了校地企協同機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業負責市場運營,學校專注創意設計。我們運用藝術設計的力量,為農戶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鄉村振興。”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