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与性动交xxⅹxx,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人不卡,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一

從取舍上起 ——淺談王茂蔭廉政思想的核心要義

2024年11月27日 12:12:10 | 作者:黃良順 來源:黃山在線
|

王茂蔭(1798—1865),字椿年,號子懷,生于安徽省歙縣杞梓里村。清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及兵、工、吏部右(左)侍郎等職,因“廉靜寡營,直言敢諫”而成為徽州歷史上廉官的代表,也因其貨幣理論成為我國近代貨幣史先驅,《資本論》中唯一提及的中國人。

“從取舍上起”的淵源

(一)文字出處。“從取舍上起”源自王茂蔭的第一份《遺囑》,寫于清咸豐元年(1851)六月,時年54歲。該遺囑提到“凡人壞品行損陰騭,都只在財利上,故做人須從取舍上起……”遺囑里,王茂蔭先提出其觀點,即人品壞都壞在對財利的取舍上,因此做人要從取舍上起。緊接著,對這一觀點進行了詮釋,認為取不義之財,無異于“漏脯充饑,鴆酒止渴”。

取舍,是王茂蔭做人的標準,不僅僅在財利,其他方面亦然,他認為“能吃虧是大便宜”。在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種文明背景下,巧取豪奪者,都難有好歸宿。獲取財利,先審之以義,取之有道,這不僅符合普世價值觀,也是人類心理學的價值取向,更是幾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

(二)歷史背景。王茂蔭一生共寫有六份遺囑,前五份是其親自撰寫的,最后一份為去世前日(1865年6月21日)口授、由兒子等人繕寫。縱觀六份遺囑,其內容基本是主張自己為人處世原則及教育子孫如何做人做事的。

六份遺囑,內容上基本沒有直接關聯度,可謂“想到哪寫到哪”,其中第一份最具代表性,且與王茂蔭當時的處境有關:

道光二十八年(1848)三月,即立遺囑三年之前,王茂蔭丁父憂回籍,其當時官職是戶部貴州司員外郎(相對于現在的“財政部副司長”),且“以御史用”,從五品。在他丁憂期間,即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日,皇帝駕崩,二十歲的咸豐帝繼位。另外,當年的十二月十日(公歷為1851年1月11日),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

大清王朝,到了道光年間,康乾盛世的家底已消耗殆盡,列強入侵,農民起義,內憂外患,此起彼伏,且又逢舊主已去,新皇登基,王茂蔭心中自然沒底。加上父親去世、母親生病對他的影響,便有了“退休”的念頭。這份遺囑是王茂蔭在咸豐元年(1851)六月服闋回京時寫的,上述想法在遺囑開頭時就已表露無遺,他說,之前的“御史待遇”,估計馬上會安排“實職”,打算再干兩年便告老還鄉盡孝了。但其內心又是矛盾的,時值“賊氛日熾、時事日艱”,食君之祿,當為國效忠,斷然不能臨陣脫逃。

在忠孝不可兩全時,王茂蔭最后選擇了忠,忠于他的職責,忠于他的朝廷。

此后,王茂蔭的仕途一路起伏跌宕。次月,補授原職——戶部員外郎;八月,授陜西道監察御史;九月,上奏《條議鈔法折》,提出發行紙幣,代替之前的金屬鑄幣。這一提議,徹底改變了中國的貨幣制度,也改變了王茂蔭的人生。

“從取舍上起”這一做人信條,始終伴隨著王茂蔭的官場更迭和人生起伏。

“從取舍上起”的內涵

“從取舍上起”的表象是對財利的取舍,實則是王茂蔭做人的準則,更是對妻兒子孫的教誨,可以說是其廉政思想的核心表達,內涵主要體現在:

堅守清心寡欲。王茂蔭將人品好壞歸結在“名、利、財、色”四字上,他認為“萬惡淫為首”,告誡子孫“戒色,是第一義,汝輩似乎未犯,然當謹終身,且當垂示子孫”。他在京為官三十余年,夫人洪氏僅一次探親到京,“居無何,旋即回里”,其余時間均獨居歙縣會館,一卷在手,別無嗜好,更別說納妾或尋花問柳之事。

不取不義之財。王茂蔭有著濃厚的德本財末思想,重人品輕財利。1864年,王茂蔭自京城回鄉葬母,途經淮安,吳棠送來五百兩銀子,以謝當年舉薦之恩。他未予接受,坦然地說:“保舉,公也;涉于私,則不足道也”。他的第四份遺囑中曾寫道:“方書五親家處存有紋銀乙千余兩,本意坐為退歸養老之資,身過則以此項坐為四房子孫讀書膏火之費?!蓖趺a京官三十載,官至二品,卻僅有積蓄“乙千余兩”,在清末官場,可謂鳳毛麟角。

不求傳世虛名。王茂蔭一生淡泊名利,認為“我以德名留后人,勝過黃金萬鎰”,“自己不要什么,兩袖清風足矣”。他首作遺囑時,就表明“既不想京察,亦不愿截取,并無貪戀名位之心”,只想辭呈回鄉作一介平民。他還極力反對著書立傳,他將整理完成的四卷奏稿交于子孫時,要求“惟止可傳家,不可傳世。斷斷不宜刊刻,切切是囑”。甚至認為,自己所存詩文、試帖“日后有將此等詩文混行刊刻者,以不孝論”。他還要求自己死后“行狀不必做”,說“我之行事,爾輩不得知,亦做不來,且天下自有公論,國史亦必有傳,毋庸作此無物也,謹記”。

傳承樸素家風。王茂蔭的廉政思想深受其祖母方太夫人影響。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三十四的王茂蔭高中進士,備官戶部后,乞假歸省,其祖母諄諄告誡:“吾始望汝輩讀書識義理,念初不及此,今幸天相余家,汝宜恪恭盡職,毋躁進,毋營財賄,吾與家人守吾家風,不愿汝躋顯位,致多金也?!钡拦馐吣辏?837),方氏八十壽辰,已在戶部任職的王茂蔭乞假省親,祖母告誡他的還是先前那些話。王茂蔭繼承祖輩遺風,一生粗衣糲食,從未改變,且還教育子孫,傳承孝道,他認為“孝悌二字,是人家根本,失此二字,其家斷不能昌”。

始終心存戒懼。王茂蔭對自己的人品“自問止算中等人”,他“存心不敢做壞事,而未免存懼天譴、畏人言之心。立意要想做好事,而實徒抱智術疏、才力薄之恨。非獨經濟不足言,即在宗族鄉黨間亦未有甚裨益”。他認為自己“圣賢門前固未望見,即理學諸先儒所言無所為而為善,無所畏而自不為惡,與夫敬事、慎言、明禮、達用都無一毫功夫”。他還意識到,衣食無憂時,不難做到堅持操守、淡泊名利、不取不義之財。但在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時,做到“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卻很難。舉頭三尺有神靈,王茂蔭無時無刻不在反省自律。

在徽州歷史人物中,王茂蔭學不算富、著不算豐、官不算大,但其一生秉承求知求真、廉靜寡欲、勤政民本、忠孝齊家,依然是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多少達官貴人、多少風流人物,在歷史長河中,如曇花一現,而王茂蔭之所以能夠流芳千古,正是基于他不朽的品行和人格魅力。


值班編輯:胡曉苗

熱點新聞

    查看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海兴县| 白河县| 峨山| 正安县| 平南县| 伊川县| 宜兴市| 同江市| 萨迦县| 兴城市| 扎鲁特旗| 玉门市| 多伦县| 渝中区| 广元市| 凤山县| 衡水市| 嘉善县| 伊通| 托里县| 句容市| 慈溪市| 香河县| 久治县| 博爱县| 罗城| 上林县| 张家界市| 乐都县| 大田县| 临沧市| 东港市| 铜鼓县| 涪陵区| 垫江县| 博白县| 保靖县| 乌鲁木齐县| 达拉特旗| 台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