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下,電磁技術如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悄然融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存在。
通信領域是電磁技術主要的前沿陣地。從過去笨重的通信工具(大哥大)到如今輕薄的智能手機,從地面通信基站的廣泛鋪設到衛星通信網絡的逐步完善,電磁信號如同靈動的信使,在空氣中穿梭往來,讓人們跨越地域限制,實現即時溝通。無論是商務洽談、親友交流,還是信息分享,電磁技術讓世界變成了一個緊密相連的“地球村”。
電力系統則是電磁技術支撐現代生活的核心體現。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發電廠將各種能源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高壓輸電線路,將電流輸送到城市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工廠里機器轟鳴、寫字樓中燈火通明、家庭里電器運轉,其背后都離不開電磁技術構建的穩定電力供應網絡。
醫療領域同樣因電磁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場和射頻脈沖,為醫生提供人體內部的清晰圖像,助力精準診斷疾病。電磁刀在手術中的精準精細控制,能有效減少創傷,提高手術成功率,為患者帶來了更多康復希望。交通領域也深受其益,飛機依靠無線電導航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安全飛行,高鐵GSM-R(一種專門為鐵路通信設計的移動通信標準)和5G-R(基于5G技術的鐵路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指引憑借電磁驅動實現高速平穩運行,電動汽車的發展更是電磁技術在綠色出行方面的創新成果。
然而,電磁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電磁安全問題。
電磁輻射首當其沖。生活中,盡管多數電子設備的輻射量在標準范圍內,但長期暴露在高強度電磁輻射環境中,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研究顯示,電磁輻射可能干擾人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疲勞等,甚至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風險。
電磁干擾也不容忽視。隨著電子設備數量的激增,不同設備產生的電磁信號相互干擾的情況日益嚴重。在醫院,電磁干擾可能使醫療設備出現誤差,影響診斷和治療;在航空領域,電磁干擾可能危及飛行安全;在工業生產中,電磁干擾可能導致自動化生產線故障,造成經濟損失。
當下,電磁安全問題已不再局限于技術層面,而是上升到國家安全、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的高度。
在國家安全領域,電磁空間成為新的戰略高地。在現代戰爭中,電磁戰成為重要作戰形式。敵對勢力可通過電磁干擾、攻擊等手段,破壞我方通信、雷達及武器控制系統,削弱我方戰斗力,對國家軍事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經濟運行同樣依賴電磁安全。電力和通信系統作為現代經濟的命脈,一旦遭受電磁干擾,可能引發大面積停電、通信中斷,導致金融交易受阻、商業活動停滯,給國家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社會穩定也與電磁安全緊密相連。醫療、交通等領域受電磁干擾影響,可能引發公眾恐慌,影響社會秩序。此外,對通信信息泄露而導致的泄密要高度重視,通信設施公不私用和非標不用。
面對挑戰,需多管齊下。科研人員應加大研發力度,探索新型電磁屏蔽材料和干擾抑制技術,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對電磁環境的實時監測與預警。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電磁設備生產、銷售和使用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同時,要通過科普宣傳,提高公眾的電磁安全意識,讓大家了解電磁輻射危害及防護方法,正確規范使用電子設備。
電磁安全是現代社會安全的重要保障。要重視電磁安全問題,通過各方努力,構建全面的電磁安全防護體系,讓電磁技術在安全的軌道上持續為人類創造美好生活。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