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的2025年,現象級創新成果DeepSeek驚艷全球,春晚上扭秧歌人形機器人火爆出圈,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硬核的創新力量。
這些創新的成果都來自一個共同的地方——長三角。
向新提質,積勢成力。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正攜手培育長三角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6月7日上午,第七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
這是一場創新氛圍濃厚的論壇。本次論壇聚焦“創新”這個關鍵詞,以“協同提升長三角區域創新能力,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為主題,專家、企業家說創新、謀創新,共商一體化大計,共話高質量發展。
這是一場成果豐碩的論壇。論壇上,一批重大成果發布,重要事項現場簽約,從創新協同,到產業協作,再到民生共享,長三角一體化合作之手越握越緊。
人工智能新范式
論壇上,專家、企業家從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維度作了主旨演講,內容鮮活生動、通俗易懂、干貨十足。
人工智能,算是今年業界學界最火的詞了。南京大學副校長、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理事會主席、教授周志華的演講題目是“人工智能發展及人才培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及其大模型的未來前景。
“人工智能好比做一桌好飯,數據是食材,算法是廚藝,算力是灶火。”一開場,周志華就打了這樣的比方,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周志華認為,人工智能能產生如此的熱潮主要由于機器學習,以機器學習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改變世界。業界認為,它是能和蒸汽機相提并論的科技革命,是一種賦能技術,遲早會進入千行百業、改造千行百業。
談及當前流行的大模型,他表示,大模型范式融入了機器學習領域過去20多年中的許多成果,業界應該努力“壓榨”大模型路線的技術紅利。
“大模型是對所有任務的最佳解決方案嗎?答案是否定的,術業有專攻,沒有任何一個算法模型能‘包打天下’。只能一個專業的模型做一個任務。”周志華并不認為大模型是全能型選手,而是認為大模型更適用于資源富集、模型離線訓練或更新、高頻任務,未必適用于小資源、模型在線訓練或更新、低頻長尾任務。
大模型常常會面臨數據可信可靠問題,常常會遇到AI“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周志華表示,由于機器學習“概念近似正確”本質,這些問題很難在數據驅動范式下得到解決。另一方面,知識驅動人工智能雖然在數據利用方面存在天然低效性,但基于邏輯推理可以有很好的正確性保證和可解釋性。若能建立兩者相融合的人工智能新范式,將可望沖破當前人工智能發展的諸多瓶頸。因此,建立數據驅動與知識驅動相融合的人工智能新范式,將是個極為重大的前沿問題。
國產高端醫療裝備新前景
B超、CT、核磁共振……這些我們老百姓在醫院里做檢查的裝備,正面臨新一輪技術創新變革。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以“中國高端醫療裝備的崛起與未來”為主題作了專業的演講。
他認為,高端醫療裝備是國之重器、民生所系,橫跨醫療健康、科技創新、先進制造三大交叉領域,關系國計民生。受行業壁壘高、起步晚、產業基礎薄弱、社會發展階段等局限,國產高端醫療裝備自主保障水平一直相對落后。
面對行業的重重挑戰,一批創新企業堅定起步,摸索出一條國產自立自強、奮力崛起的必由之路。“如今的高端醫療裝備有點像崛起的新能源汽車,經過十多年的創新不輟,從長期跟跑邁向整體并跑、部分領跑,全面達到世界級先進水平,高端醫療裝備全線突破,填補國內外行業技術空白。”薛敏表示。
薛敏認為,多年厚積的產業基礎和創新生態,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國高端醫療裝備已做好全面躍升的準備。未來五年,將是整個產業從超越邁向世界引領,向前沿競爭“無人區”加速挺進的關鍵戰略決勝期。他預測,下一代的高端醫療裝備技術趨勢將是全智能化、精準化、綠色化和小型化、移動化。
合作事項新進展
主題演講有干貨,一體化合作更是成果豐碩。
論壇發布了第二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事項目清單。清單共有10項,包括消費、教育、交通、醫保、文旅、體育等領域。
其中,非常值得關注和期待的是長三角居民服務“一卡通”和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這兩項事都讓許許多多長三角群眾共享了實惠。
比如,2025年,居民服務事項長三角一卡通用由78項拓展至113項。同時,聚焦銀發群體在“食、住、行、游、購、養”等核心生活場景的服務需求,秉持“區域協同共享、智慧高效賦能、安心無憂暢享”的服務宗旨,創新構建長三角智慧助老服務體系,計劃在長三角12個以上城市打造老年人“一卡通”服務場景。
在醫保領域,將鞏固提升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等10種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服務,實現設區市全覆蓋。推動通過“醫保錢包”實現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共濟給父母、配偶、子女等近親屬。
與此同時,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簽約7個項目(事項)。內容涉及大飛機產業集群合作、新能源汽車產業協作、科技金融合作、警務合作等領域。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協作為例,長三角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出海基地和各城市會客廳,搭建線下線上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提供產業鏈出海政策指導,助力入駐城市的汽車產業鏈構建全球供應鏈和市場體系,推動成為“一帶一路”城市到長三角地區投資的橋頭堡和交流窗口。
典型經驗新實踐
長三角,這片擁有全國1/26的國土面積、1/6的人口、創造了超過全國1/4經濟總量的富庶之地,也是產業、資本和創新的發展高地。在這里,跳動著創新的脈搏,澎湃著向上的力量。
共同的基因,共同的底色,共同的使命,也在發展中誕生了一批典型經驗和實踐案例。
此次論壇還發布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案例,這些案例分別是:“快車慢游”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百個“長三角高鐵旅游小城”激活文旅市場新動能;長三角區域不動產登記一體化“全程網辦”“跨省通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打造展銷平臺,推動長三角農產品現代流通一體化發展;長三角海關通關一體化創新實踐:打造區域協調開放新標桿;蘇皖合作示范項目寧國龍潭抽水蓄能電站;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開發區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蘇滬“新三樣”危險貨物水水中轉“一單制”“一箱制”運輸模式改革;2024年長三角地區體育消費創新場景優秀案例征集評選;推動建立“四個統一”的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省市聯動推進;激發創新動能,南京科創金改試驗區建設質效持續提升。
談及這批創新案例,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長三角處副處長胡巍表示,近年來,長三角三省一市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今年,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通過專家評審,按照創新性、實效性、協同性、示范性的原則,遴選出了十大實踐案例,首次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對外發布。這些案例重點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高層次協同開放,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等領域,重點關注降低企業物流運輸成本,便利百姓日常辦事流程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