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堅持民生為本,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把援藏資金和項目向基層、向農牧區傾斜的要求,援藏計劃內項目投入民生領域資金達3.9億元,占比91.5%;投入計劃外資金1.46億元,實施計劃外民生項目14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從去年11月到現在,我們已經用了6個月,開機兩三分鐘,整個屋子就暖起來了,效果非常好,干凈又方便,比燒‘牛糞爐’好多了。”在哲古鎮居民白瑪頓珠的家里,他指著一臺小巧的設備告訴記者。
據悉,山南市措美縣哲古鎮平均海拔4650米,是措美縣4個鄉鎮中海拔最高的鎮,屬于高寒高海拔鄉鎮,年平均氣溫-6℃,極端低溫-26℃,冬季漫長、晝夜溫差大。
為解決高海拔地區牧民冬季取暖問題,安徽援藏工作隊于2024年底實施“安徽省對措美哲古農牧民送溫暖及電力改造項目”,資金來源是安徽援藏計劃外援藏資金,總投資963.4萬元,建設內容包括暖通工程及室內電路改造,采用格力熱泵熱風機(房間式采暖器)提供分戶供暖。項目覆蓋哲古鎮農牧民及機關單位1300余戶,解決了高海拔地區農牧民冬季取暖問題,讓高原群眾取暖告別“牛糞爐”。
“這里很好,住著很方便!”在措美縣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中心,乃西鄉恰雜村居民56歲的松木覺大娘告訴記者,她已經在這里住了很多年。去年,整個中心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升級,防滑墊、扶手、熱水器等各種設備的增加,讓在這里生活的老人們感覺更加幸福。
打臺球、打骰子、玩撲克……在這里,記者看到,大爺大媽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安享愜意生活。
據悉,這里住著73位當地的“三無老人”,措美縣民政局副局長白瑪次仁介紹,這次的改造項目是安徽省對口援藏的重點民生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改造范圍覆蓋了中心的主體設施,包括綜合樓、重癥看護室、供養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洗衣房、衛生間等,以及相關附屬設施。
項目于2024年7月正式開工,12月如期竣工。“項目的實施,不僅是對供養中心硬件的提升,更是對措美縣特困供養事業發展的強力推動,讓措美高原的夕陽更溫暖、更安心。”白瑪次仁說。
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推瓦村海拔5070米,氧氣含量只有低海拔地區的一半,是世界上最高的行政村落。鄉村振興專干玉珍卓瑪告訴記者,推瓦村海拔太高,氧氣稀薄,晝夜溫差大,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村民的身體健康。
安徽援藏工作隊積極爭取計劃外資金對全縣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群眾實施供氧全覆蓋。從2024年開始,一項利民工程——“高原暖心房”暨恒溫恒氧恒濕建設項目在推瓦村啟動。
據玉珍卓瑪介紹,該項目采用農戶+村集體+政府投融資的模式進行試點實施,其中安徽援藏資金占70%。一間造價5萬余元的“高原暖心房”村民僅需出資3000元就能擁有。“目前,我們村38戶村民家中都實現了室內恒溫恒氧。”設備運轉后,20平的室內能長時間保持恒溫20攝氏度、恒氧20.9%左右,溫熱不燥熱,24小時平均花費在2.5元以內。
“以前每天早上醒來都會頭疼,嘴唇都是黑的,每天還要吃藥,現在不用吃藥,嘴唇也紅了,感覺舒服多了。”村民米瑪次仁表示非常感謝安徽援藏項目。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