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人工智能正在深度融合各領域,重構生產力新范式。今年上半年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競爭力研究報告》顯示,安徽憑借智能算力躍升與場景應用創新,在31個省(市、區)人工智能創新能力評價匯總中首次位居第五位。成績單的背后,藏著怎樣的發展“密碼”?今天的《經濟半年報》,我們來看安徽如何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本臺記者曹藝璇
在位于合肥瑤海區的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有一群特殊的“學生”正在接受訓練。它們不是人類,卻能像人類一樣學習、成長。那么這學校是怎樣授課,又如何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我們進去一探究竟。
走進這個訓練場,記者看到十幾臺機器人正在“上課”。它們要在這里通過3-6個月的“學習”,從最初的跌跌撞撞,到最終能精準分揀、協同作業。何子卿是“機器人大學”的首批“導師”之一。過去三個月,他和團隊每天要教會這臺機器人完成500次抓取訓練。
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員工何子卿
一開始這個機器人它是不認識這個蘋果的,現在只要蘋果放在桌上,它不僅能夠是精準抓取,還能根據這個物體的形狀變化調整力度,就好比我們家長在教小孩學習拿筷子一樣,這是要反復地去試錯的。
(記者:那我們是怎么實現的呢?)我們國先中心打造的智能機器人訓練數據采集平臺的作用,可以說是精準地捕捉到正在訓練的機器人它每秒所產生的數據,包括力的數據,還有是路徑數據,我們會不斷地去糾正、優化。
在調研采訪中,記者發現,組建像“機器人大學”這樣的真實場景實驗室,是今年上半年安徽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一大亮點,目前,這所“機器人大學”已經吸引了江淮協同創新中心、中科深谷、零次方等一批機器人企業加入,企業參與數據采集后,能夠與國先中心共享訓練數據集和算法模型,加速技術迭代。
本臺記者曹藝璇
我們現在來到了合肥零次方機器人有限公司,大家看到我身旁這臺正在模仿人倒咖啡的H1機器人,它應用靈活,可以完成許多自主任務,而這正是得益于過去3個月在機器人大學訓練場積累的17萬條數據訓練成果。
通過校企聯合攻關,零次方公司的這款機器人“解鎖”了包括倒咖啡、炒菜、歸納整理等更多實用技能,并且,這些技能相關算法的開發速度相較以往提升了50%以上。
合肥零次方機器人有限公司總裁馬曉龍
全天候的采集效率要更高一些的,并且采集的數據的質量也是比較優質的。上半年已簽合同的訂單已經超過200臺,覆蓋了教育行業、汽車行業、餐飲業還有輕服務業。
整體性推進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安徽具有獨特的基礎和條件,不僅已經布局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一批國字號科創平臺,還建設了合肥、蕪湖、宿州三大智算中心,智算規模超3.5萬P,同時,全省已推動企事業單位等開放“人工智能+”場景機會超300項。在政策供給上,上半年,省里專門出臺了《安徽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方案》,著力實施底層強基、融合應用、生態構建、安全筑底四大專項行動,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高地。
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龍勝
我們在全國是較早地發布了行動方案和專項政策,很多的國家戰略已經在安徽布局,在省重大攻關專項里面也專門立項支持人工智能生態和產業的發展。
在創新賦能下,安徽人工智能產業正加速集群成勢。今年上半年,合肥智能語音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了科大訊飛、中科星圖、華米科技等一批優質企業;全省智能機器人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穩居全國第一方陣;“中國視谷”、“中國傳感谷”建設邁向更高質量。這幾天,記者在位于蚌埠市的華鑫微納公司看到,車間里的國內第一條8英寸微機電系統晶圓智能產線,正在加緊趕制智能傳感器核心芯片,在被加工成各類傳感器后,它們就可化身現代工業產品的“五官”,能聽到、看到,成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據世界的橋梁。
安徽華鑫微納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敬秀
它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航空航天、工業控制儀表等等。助力智能制造方面,它可以提供各種智能化的控制,智能化的感知和執行等等,在整個量產上,它是我們目前國內最大一期的生產產能是1萬片每個月。
蚌埠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陶廣生
聚焦產業配套,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從設計到材料、到晶圓、到我們的封裝測試,以及到下游應用的全產業鏈的產業鏈條。2030年我們整個傳感谷的建設要達到500億元產值。
今年一季度,全省人工智能規上企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4.7%,營收、固定資產投資等增速位居全省新興產業前列。截至6月下旬,全省人工智能產業招商引資落地項目750個,同比增長47.93%,投資額1957.75億元;簽約項目427個,投資額963.81億元。
虛擬主持人小百惠
今天的高光靠的是過去的眼光,未來的格局還要看今天的布局。目前,安徽已經具備了人工智能從上游算力硬件到中游軟件服務再到下游應用的全產業鏈布局的基礎和條件,既有“頂天”的前沿突破,又有“立地”的產業轉化,未來,安徽不僅要“造好”人工智能,還要“用好”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用“聰明大腦”提升生產效率。
值班編輯: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