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滲透千行百業,文化也以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走進千家萬戶。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虛擬現實等科技內核加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加快重整重構重塑、加速轉型換代升級,昔日的文化“軟形象”日益煥發“硬朗風”。DeepSeek、成都可可豆等明星企業脫穎而出,推出驚艷世界的文化創新產品和體驗服務。
游客在合肥一家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體驗AI換裝 張鋮/攝
紙質圖書變身立體閱讀、虛擬主持控場晚會舞臺、傳統非遺嫁接數字藝術,新的文化形態、消費場景和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網文、網劇、網游成為文化出海“新三樣”,一部手機助力四海游客游遍中國。
實踐雄辯地證明,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是天然的新質生產力,正在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
安徽,歷史底蘊厚重,文化遺產豐富,科技創新實力強勁、動能澎湃。文化和科技相生相促、雙向奔赴,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站上了新的時代風口。
含“新”量,往往蘊藏著含“金”量。科大訊飛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源頭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落地,合肥安達創展打造的數字展廳“安家”全國800多座科技館博物館,黃山風景區應用登山外骨骼等“黑科技”優化游客體驗,方特東方神畫借助科技手段呈現中國傳統文化傳奇故事……放眼江淮,擁抱科技、富有創新的文化應用場景和優質文化產品成果大量涌現,已經成為促進文化消費、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當今的安徽,要勇于站到風口,置身發展最前沿,搶抓眼前新機遇,堅持“敢”字為先、“干”字當頭,一手抓傳統宣傳、文化、文藝、旅游、影視推陳出新,一手抓游戲動漫、電競電音、微短劇、短視頻、網絡文學等向新而行,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改進文化創作生產流程,推動“硬件”“軟件”全面升級,實現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信息化轉型,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旅行業出圈出彩出新出效。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