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強降雨地質災害如何防范?中國自然資源報社i自然客戶端日前推出皖、湘、鄂9個成功避險案例供借鑒。其中,徽州區“6·10”翰山村崩塌避險案例入選,因當地切實做到了“預警—響應—轉移”閉環管理,提前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成功避免了7戶13人可能因災傷亡。
據介紹,6月8日下午4時,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向黃山市發布地質災害黃色預警,要求做好巡查排查和提前轉移群眾工作準備,黃山市、徽州區也先后發布地質災害黃色預警。預警發布后,徽州區巖寺鎮政府落實網格化管理措施,網格協管員和信息員立即組織對轄區內地質災害危險區、隱患點開展巡查排查。6月9日7時30分,巡查人員發現翰山村馬鞍山6號、7號屋后在冊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馬鞍山10號房屋后一處山體土質有松動現象。徽州區巖寺鎮政府接報后,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受威脅的7戶13人果斷轉移,并對相關區域布設警戒帶隔離,防止人員靠近。6月10日凌晨4時左右,坡體因強降雨引發崩塌,塌方量約為100立方米,土層堆積厚度超過3米,一處房屋墻體被穿透。
此次成功避險,得益于基層政府重視、群測群防扎實、及時預警響應、巡查排查到位。其成功經驗表明,地質災害防治需科技手段與人工巡查互補,強化“預警—響應—轉移”閉環管理,切實筑牢群眾安全防線。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