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走進休寧縣溪口鎮溪口中心小學,記者在各班級看到,新安裝的護眼燈高度智能化,散發出柔和光芒,而且每盞燈能根據環境的變化自動調光。
溪口中心小學校長馮勇志介紹,學校6間教室和2間多功能室光環境改造已完成,共安裝護眼燈54盞、黑板燈18盞。改造完成后,專業機構對此次改造各教室光環境衛生情況進行整體檢測,結果顯示均符合評價檢測相關要求。“現在每個班級都有電子白板,生活中孩子們還會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對視力都有影響。光環境改造可以很好地保護他們視力,預防近視發生。”馮勇志說。
連日來,祁門縣也利用學生放暑假時間,加快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民生實事。截至目前,該縣城區學校光環境改造達標率100%。
走進祁門縣城北學校,打開教室內新型LED護眼燈,柔和均勻的光線布滿教室,不刺眼、不傷眼,照明效果顯著。“從今年7月開始,我們學校42個班級教室照明系統已全部升級為專業LED護眼燈。每間教室按標準配置9盞教室燈,均勻分布在學習區域;另設2盞黑板燈,專為教學核心區域設計,能有效防眩光。”學校副校長周軍漂介紹,此次照明系統改造共投入25萬元,將惠及全校2000多名學生。
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是改善校園視覺環境、提升學生視力健康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
今年來,我市加強學生視力保護工作,將實施“教室光環境達標工程”納入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要點,加大資金投入,改造教室光源環境,用“教室的光”讓師生“眼前一亮”。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99間教室改造,占年度任務157.94%。
我市還增加學生綜合鍛煉時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上、下午各開設一次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落實課間15分鐘休息制度,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并將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活動與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增強體質,預防近視。
此外,我市積極貫徹落實“雙減”工作要求,嚴格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五項管理”,常態長效開展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建立健全視力健康管理隊伍,積極開展學生視力健康體檢工作,建立學生視力體檢檔案;開足開好各類健康教育課程,將視力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和生活管理,多渠道多載體開展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學生視力自我保護意識。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