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徽州區西溪南鎮300畝再生稻陸續成熟,迎來頭茬收割期。種植戶們正搶抓當下晴好天氣,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在圣豐家庭農場連片的稻田里,金黃的稻穗鋪滿整片田野,數輛全自動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里來回穿梭,收割、脫粒、粉碎一氣呵成,金黃的稻谷不一會兒就“盡收囊中”。滿載稻谷的收割機到卸糧處“傾瀉而出”的場面,給今年再生稻頭茬收割開了一個“好頭”,更增加了種植戶的信心。圣豐家庭農場負責人張趙軍介紹,“再生稻全部采用大型機械收割,估計一周左右就能收完。和當季稻比,再生稻每畝能增產100公斤左右,算下來每畝增收大約300元。”
同時,農技人員還對頭茬再生稻進行現場測產,通過脫粒、去雜質、除水分、稱重等步驟,統計出該農場頭茬再生稻產量再創新高,現場響起一片歡呼聲。“今年我們通過引進水稻新品種、開展集中育秧、實施一噴多促等措施,有效提升再生稻成穗率及產量,預計今年頭茬再生稻畝產能達到650公斤。”徽州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人員嚴程表示,下一步,區農技推廣中心將持續指導農戶做好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控等,確保二茬稻取得豐收。
再生稻不僅是“一種雙收”的優質稻作,同時還具有生長期短、米質優、省成本等特點,能夠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近年來在徽州區得到大力推廣。接下來,區農業農村局將強化技術指導,加大推廣力度,持續推動再生稻產業提質增效。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