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黃山大地愛心涌動。9月28日至29日,由黃山市殘聯、市總工會主辦的二○二五年黃山市殘疾兒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大賽在屯舉辦。來自全市10家定點康復機構的40余名專業技術骨干同臺競技,通過理論測試與實操考核,全面檢驗專業技能水平。


以賽強技促提升
殘疾兒童康復事業是一項播撒陽光、充滿大愛的事業,事關千萬家庭的幸福安寧,事關社會的公平和諧與文明進步,而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正是這項事業的核心力量,他們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和職業情懷,直接關系到康復服務的質量和效果,關系到殘疾兒童能否更好地融入社會、擁抱光明的未來。
此次技能大賽以“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育人”為宗旨,緊密圍繞殘疾兒童康復實際需求,不僅是對我市殘疾兒童康復人才隊伍專業技能和精神風貌的集中檢閱,更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實戰練兵。
“通過這場比賽,我們希望選拔出代表我市最高水平的優秀選手,在全省大賽中展現我市康復人才的實力與風采,同時更希望借此激發全市康復工作者鉆研業務、精進技能的熱情,在全市范圍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積極氛圍,從而推動我市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整體水平的持續提升。”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孫潔表示。

賽場實戰驗真功
本次大賽包括理論考試與技能操作競賽兩個部分,全面考察選手的綜合素質。
理論考試采用閉卷形式,限時60分鐘,重點考查選手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素養。考場內,選手們凝神靜氣,認真作答,展現出扎實的理論功底。
技能操作競賽作為大賽的核心環節,是檢驗選手真才實學的“試金石”。賽事分為運動與感知覺、言語語言、社會參與能力三大項目,從與兒童溝通、兒童評估、計劃制訂、操作內容、操作前準備、操作過程、操作后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考核。評委則根據評估的準確性、方案制訂的科學性與個性化、操作的規范性等多個維度進行嚴格評判。

大賽比拼的是真功夫,考驗的是硬實力。選手們需要在運動與感知覺項目中精準評估運動能力并展示個性化訓練,在言語語言項目中巧妙引導發音,在社會參與能力項目中靈活處理模擬場景中的社交行為與情緒。整個過程中,選手們不僅需要快速準確地評估“患兒”,與他們有效溝通、建立信任,在賽事過程中展示科學有效的干預手法,還要根據即時反應靈活調整策略。一位評委在現場觀察后指出:“康復效果往往取決于細節。大賽設置這些高標準項目,正是為了錘煉這份嚴謹性和精準度,確保康復干預真正落到實處。”參賽選手程鶴亮表示:“能和這么多優秀的同行現場交流,機會難得。這場比賽讓我看到了差距,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回去就能用到日常工作中。”
技能競賽是形式,提升服務是根本。市殘聯康復科科長李燕表示:“技能競賽是展示才華的舞臺,也是交流互鑒的平臺。選手們在緊張的比拼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把獲得的新知識、新方法帶回工作崗位,最終轉化為服務殘疾兒童的實際成效。”

深耕服務啟新程
在為期一天半的激烈角逐中,全體參賽人員以飽滿的熱情和最佳的狀態投入比拼,充分展現了我市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扎實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嚴格評審,脫穎而出的優秀選手將代表我市參加2025年全省勞動和技能競賽——安徽省殘疾兒童康復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大賽。
“我們的工作平凡而瑣碎,也非常神圣。看到這些孩子們有了一點點的進步,那種喜悅和成就感都是無以言表的。”在社會參與能力項目中榮獲一等獎的選手丁茹說:“我將以此次大賽為新的起點,繼續加強學習,強化專業能力,以愛心、耐心、責任心,助力每一位折翼天使更好地融入社會,擁抱生活!”
大賽不僅是技能的比拼場,更是黃山市持續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的縮影。2021年以來,黃山市殘疾兒童康復項目共為全市1619名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康復訓練救助,完成率128.70%;為557名殘疾兒童適配假肢矯形器或其他輔具提供救助,完成率337.58%。我市通過加強定點康復機構規范化建設、開展多層次專業培訓、促進定點機構間互動交流等舉措,系統提升康復服務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大賽落幕,但這場賽事所激發的學習熱情、所凝聚的專業共識、所彰顯的行業溫度,將持續在黃山大地傳遞。康復專業技術者們將堅定前行,用專業與愛心為殘疾兒童鋪就通往美好明天的康復之路。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