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在黃省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我市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程迎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肖善武等省人大代表參加視察。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汪欣陪同視察。
代表們先后深入新安江歙縣沿線深渡鎮、街口鎮,沿途實地察看船舶污水上岸、河面垃圾打撈、網箱退養、兩岸生態移民、靠岸村莊綜合治理、街口大橋建設等情況及皖浙兩省交接斷面水質監測點。每到一處,代表們都認真聽取工作匯報,詳細了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取得成效、資金保障等情況,仔細詢問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征求意見和建議。
視察中,代表們充分肯定兩輪試點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大家一致認為自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黃山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城鄉統籌、加快治理、永續利用、富裕百姓”的總體要求,扎實推進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和制度效益,走出了一條上游主動強化保護、下游支持上游發展的互利共贏之路,探索出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
前不久,皖浙兩省簽訂了第三輪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代表們建議,要在鞏固前兩輪試點工作成效基礎上,聚焦“水清岸綠產業優”,突出水質提升和綠色發展兩個重點,進一步加大保護和治理力度,扎實推進試點各項工作。要深化皖浙兩省、黃杭兩市在產業互補、園區共建等方面交流合作,著力探索多元化、市場化補償道路,推動“輸血式”生態補償向“造血式”生態補償轉變。要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從制度和內容上將試點引向深入,著力打造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長效版”“拓展版”和“推廣版”,努力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要積極對上爭取關注和支持,進一步凝聚起保護流域環境、提升生態質量、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共識和力量。
代表們表示,將進一步深化研究調研,形成成熟的議案、建議,為試點工作爭取中央和省里更多支持,推動試點向長效機制轉變建言獻策。
市直有關部門、歙縣人大常委會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陪同。
(記者:劉晨 責任編輯:實習生 吳敏秋)
值班編輯:吳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