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与性动交xxⅹxx,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人不卡,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一

【鄉村振興戰略之黃山探索?】靈山村:農旅結合

2018年07月04日 00:00:00 | 來源:黃山在線
|


靈山村位于徽州區呈坎鎮東郊,該村自然資源豐富,依托一條街、一片田、一片花、一個瓜、一個工藝(竹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走上農旅結合發展之路。

承包流轉地生金

靈山村轄一個中心村6個自然村17個村民組,546戶,1693人。村中農業資源豐富,有水田、旱地、林地、竹林,是宜農、宜林的綜合發展地區。近年來,村民陸續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多為老人、孩子,田地少人耕種。為減少土地拋荒,增加村民收入,村委會提出由村干部帶頭流轉承包,村中土地大多由4個家庭農場統一種植。

靈山村書記方圣賢流轉了300多畝土地,種植靈山貢米,村委會主任方有良流轉300多畝,種植西瓜、貢米和黃蜀葵。此外,還有幾位村委委員也流轉一部分土地。2017年,靈山村人均收入1400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除務工收入外,種植、竹編及旅游收入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據靈山村第一書記方國華介紹,2017年,靈山村產西瓜50萬斤,貢米8萬斤,給農民帶來收入100多萬元。

采訪途中,偶遇村民在地里種植西瓜苗。正值下班時間,方有良開車來接村民回家吃飯。

65歲的村民汪銀仙家,6畝地全部流轉給了村主任,每年能有1800元的現金收入,除此之外,她常年在村主任的家庭農場務工,一天60元,一年有6000元的工資收入,還可以照顧到家里。

“我當村干部的第一天就開始流轉這些田地,到現在已經7年,幾乎沒有賺錢。”方有良說,扣除人工和地租成本,他的家庭農場每年能保證收支平衡就很理想了。2017年,村民工資支出20多萬元,田租10多萬元,加上其他肥料等成本,幾乎沒有盈余,但村民的收益有了保障。

雖然在農業種植上沒有盈余,但方有良經營了一家農家樂,通過家庭農場的帶動,游客量逐年遞增,前來采摘游、觀光游的游客絡繹不絕,每年家庭農場的收入可達30多萬元。

一瓜一米兩王牌

一般山區的稻米因為日照時間短,口感不如平原產糧區的好。但靈山是高山上的一塊小盆地,水源和日照充足,加上這里土壤含磷等物質成分高,使得靈山米具有質軟、味甘、粒大、高產等特點,靈山米因品質優良,曾作為“貢米”而遠近聞名。目前,靈山大米有紅米和白米兩個品種,白米畝產700斤左右,紅米畝產400斤,因此紅米的價格也更高些,成品米的價格達25元/斤,因產量不高,供不應求。

近年來,靈山西瓜的招牌也是越來越響。靈山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處在沙壤土帶,加上山區小氣候,造就靈山西瓜特有的香甜。西瓜種植是該村傳統產業之一,隨著靈山西瓜的口碑越來越好,該村積極改良西瓜品種,發動村民種植,發展西瓜經濟。

該村在徽州區科技局及農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種植優質高產的夏延西瓜良種,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并成立靈山西瓜協會。通過示范引導、科技扶持、協會參與等方式,促進靈山夏延西瓜基地的發展。村黨支部利用村企聯誼、城鄉互幫互促等工作機制,實施西瓜品牌戰略,注冊“靈山西瓜”商標,發動農戶發展夏延西瓜,種植面積達到2000畝,將靈山西瓜打造成靈山的特色農副產品,助農增收。

農旅結合花生財

鱗次櫛比的古梯田,無論是生機勃勃的夏季還是一片金黃的秋季,都能吸引無數游客前來觀光。為更好打造鄉村旅游經濟,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靈山村開始種植油菜,舉辦油菜花節,以花帶村,逐漸將靈山村的名氣打響,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創收。

“以前油菜花開的時候,叫村民擺攤賣特產,都沒人愿意擺,現在游客多了,村民每天一大早就去占位子。”方國華說,靈山村有豐富的竹林資源,是當地的竹業大村,近年來,當地低產竹園改造1600余畝,新造竹林150畝,墾復300畝,擴鞭200畝,竹林面積達到2000多畝,在此基礎上,靈山村的傳統竹編手工業和竹林經濟也得以發展。春季賞花時節和周末,村民會將自家的特色竹編小物件和春筍、筍干等農產品拿到路邊擺攤出售,在家門口就能做生意賺錢。

“我們要把農業當成旅游業來做。”方國華說,為更好地打造四季花海,當地村民積極種植觀賞經濟作物,既有農業收入,又有觀賞價值,并不斷挖掘有潛力有效益的特色農作物,打造明代梯田的新時代花海經濟。

職業農民還太少

無論是零散種植還是流轉統一種植,因為地勢較高,又是梯田,很難實現機械化種植,勞動力需求非常大。方有良說,現在在他合作社干活的村民平均年齡在55歲以上,他面臨的最大困難是,5年以后可能找不到村民干活。近年來,村中的全域旅游經濟發展形勢越來越越好,但依然沒有多少年輕人返鄉,近的在徽州區、屯溪上班,遠的去杭州、上海、北京務工。一些80后、90后,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并不懂務農。

為吸引務工村民返鄉,該村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組織村民外出進行竹編技藝交流學習,發展特色農業等。該村還積極爭取農業觀光與旅游觀光項目資金,爭取農業補貼,彌補種植成本,激發農民種植積極性。尋找好的品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業旅游,推進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實習生

熱點新聞

    查看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宁乡县| 清苑县| 呼和浩特市| 嘉善县| 凤山市| 莲花县| 祁门县| 丁青县| 西藏| 永年县| 林口县| 迁西县| 蒙山县| 六枝特区| 德惠市| 沧源| 东乌珠穆沁旗| 和静县| 许昌县| 北碚区| 尼玛县| 莱西市| 天气| 峨眉山市| 长春市| 宁德市| 吴江市| 道孚县| 宁都县| 太康县| 卫辉市| 仲巴县| 星子县| 鄯善县| 绍兴县| 自贡市| 桑植县| 吴江市| 北海市|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