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槐塘村位于歙縣西郊,距縣城6.5公里,相傳古有長方形水塘,邊栽槐樹,村由此得名,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后周,現有人口1000余人,近600人在歐洲,大多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荷蘭等地經商。槐塘村歐式建筑林立,走進村中仿佛置身“小歐洲”一般。
“漂一代”闖蕩 子女繼續創業
在槐塘村,去歐洲闖蕩的很多,村民鄭朝熙的家族成員可說是村中最早一批出國的。上世紀70年代末,他的堂弟鄭朝榮就隨在溫州做生意的大伯出國了。
1985年,時年28歲的鄭朝熙也隨姐夫胡克毓去了歐洲,第一站到西班牙,在中餐廳做廚師。“那時候條件很苦,好不容易湊錢買機票出國,一心就想著多賺些錢。”鄭朝熙說,從幫廚到廚師,每月有500元人民幣左右的收入,比當時在老家務農、務工要高得多。此后,他又到法國待了一段時間,繼續做廚師。1990年,他去意大利佛羅倫薩,正式做起服裝、皮具批發生意,有從國內批發服裝到歐洲銷售的,也有從當地進貨做皮具加工的。憑著市場嗅覺和肯吃苦,從不熟到熟知,他沒花太長時間。如今在意大利,他已有自己的服裝品牌,除批發服裝,還有服裝廠,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也都在那邊做服裝批發,孫子們在意大利上學。現在,他把生意都交給兒女,自己14年沒再過問生意上的事,很放心。老伴早些年因病去世,鄭朝熙就一人在老家待著。20年前蓋的三層樓現在已被很多村民的新房超越了,但里面的裝修非常歐式。鄭朝熙將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每天的生活不緊不慢,和鄰居聊聊家常,在村里四處轉轉,他喜歡這樣的生活。雖然在意大利待了近30年,對意大利語也多少能聽懂一些,但他鄉音始終未改。他說在意大利感覺變化不大,但每次回國都覺面貌一新。
村民朱啓平是鄭朝熙的親家,他的大兒媳是鄭朝熙的女兒,整個家族有50多人在歐洲。朱啓平的兩個兒子都安家意大利,從事皮具、服裝批發,還開超市。孫子們上的是意大利公辦學校,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語。朱啓平要求他們不忘祖國,不忘中國的文化和文字。這不,今年小孫子朱家俊在爺爺要求下回國,在歙州學校上高中。朱啓平覺得,學好漢語很重要。他和老伴有時間就去意大利探親,當然大多時間還是留在老家。
村里人就是這樣,一個帶一個出國,干得好的,在國外有了一份事業,更多的也依然在務工。當然,也有留在家鄉創業的,村養殖大戶葉姚明便是其一。10年前,在附近打工的葉姚明經過市場考察后發現,養殖螃蟹和龍蝦是個不錯的創業門路,而且本地養殖這類水產的很少。很快,他將想法付諸實踐。通過流轉村里十幾畝土地,他建起水塘,用來養殖螃蟹和龍蝦。慢慢地,市場反饋越來越好,大大提高了他的積極性。此后,他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現在達到40畝,品種也增加了魚類,銷往本地餐飲店和農貿市場。
或許是見識多了,眼界寬了,鄭村鎮宣傳干事說槐塘村的村務好干,村民配合,家里的留守老人也開明。
落葉終歸根 享歐洲退休金
如今,槐塘村還有一些在歐洲打拼多年享受退休金待遇的村民,他們都在歐洲有產業,王國煙就是其一。
1988年,王國煙跟著同村村民去了意大利,在中餐館打工,幾年后又到了荷蘭。逐漸適應當地環境后,他覺得可以再到別的國家闖一闖,多積累閱歷、開闊眼界。就這樣,王國煙將自己在歐洲的最后一站選在西班牙。王國煙去的是西班牙一個海島,經營百貨店生意。與很多從槐塘去歐洲的村民不同,王國煙沒有做過服裝批發和加工,多年來一直堅持經營百貨類生意或餐飲。
他說,自己在西班牙的創業過程辛苦而快樂,之前多年打拼都是在積累經驗和創業本錢,到西班牙開百貨店,從打工者變成老板。“我店里雇傭的員工以當地西班牙人居多,在海島上,生活相對比較悠閑。我們中國人做生意講究誠信和熱情,因此生意很好。”王國煙說,現在他已經退休了,和妻子過著半年國外、半年國內的生活,覺得這樣的日子很愜意。
王國煙在西班牙有房產,也有好幾家連鎖店,有兩兒一女,都在西班牙打理生意,長子拿到了當地綠卡。65歲的王國煙覺得自己現在才是最輕松的,因為可以拿退休金了。他告訴記者,根據當地規定,繳稅滿15年的私營業主滿65歲可以領取每月600歐元的退休金,當然需要自己去領。所以,他今年夏天去了西班牙,冬天就回國,這次也是剛回來不久。
環境越來越好 好風氣代代傳
賺了錢的槐塘人并沒忘記家鄉,年輕人雖然一年很少有時間回國,但只要村里有事都十分關注和支持。村里的主干道已經過4次維修,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修路時就有人自愿捐款1萬多元。如今,經過幾次升級改造,沒等村里、鎮里上門征地,村民就主動讓出門口土地,拓寬馬路。最早出國的鄭朝榮還匿名援建槐塘小學,現在的槐塘小學寬敞明亮,成為村里醒目的地標建筑。
槐塘村還有一樣新鮮事物——“僑鄉·法官工作室”,碰巧設在鄭朝熙家里。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僑民回鄉投資,涉及貸款、公司合同、建設工程等糾紛案也開始出現。一些夫妻長期分居兩地,容易引發婚姻家庭糾紛。在縣僑聯支持下,2018年初,歙縣法院在該村設立法官工作室,納入民事審判團隊管理,與縣僑聯構建聯動機制,依托僑鄉理事會,聘任退休法官、返鄉創業僑民、鄉賢、村干部擔任調解員。超時空跨地域的司法服務受到當事人點贊,這一新嘗試為僑民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勤勞的槐塘“漂一代”現在大多落葉歸根,在他們心中,家鄉永遠是最好的棲息港灣,即使在國外有著穩定殷實的生活,但只有回到家鄉,心中才會真正踏實而溫暖。他們會將好家風傳承下去,讓新槐塘越來越美好。
值班編輯:余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