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玲,昨天我挖了十來斤野蔥頭,賣給你,能收下嗎?”66歲的休寧縣榆村鄉臧溪村村民汪翠芳,提著一大袋野蔥頭破門而入。正一刻忙得不停的程彩玲,面對著老人送貨上門,程彩玲收下了山貨。一會兒,又來了幾個人。屋子本身不大,再加上櫥柜擺滿了筍子、梅干菜、辣椒、豆腐乳等琳瑯滿目的山貨,墻上貼滿各種榮譽證書,顯得更加擁擠。
這是個普通的日子,外面暴雨如注,然而,“徽姑娘”農家樂程彩玲家中卻熱鬧非凡。“每逢雨天,家里就成了老人聊天會,大家把各種山貨帶來讓我代賣,鄉里鄉親的,能幫忙我都會幫。我的電商平臺從去年5月到現在,山貨銷售收入達120多萬元。”程彩玲介紹道。
從2013年創辦嶺腳客棧,到2016年生意逐漸紅火,精明能干的程彩玲作為一名黨員,不僅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利用自己人脈廣優勢,建立起嶺腳村電商服務中心,讓山貨搭上電商平臺飛出山外,給農民帶來真金白銀。現在,不僅本村的,連東臨溪、白際、龍田等地村民都把山貨拿到這里銷售,每年光野蔥頭要銷售2000多斤。由于她誠信經營和待人和藹,“買山貨,找彩玲”成為許多游客朋友圈的口頭禪。
彩玲山珍”也漸成品牌。這些年,彩玲光國字號榮譽就有三項:中國好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抗擊疫情三八紅旗手。至于省市級榮譽,更是不計其數。這背后的奉獻和付出鮮為人知:由于山貨來自千家萬戶,質量源頭把控難度大,有時將對方貨收下,付了錢,但一時又賣不出,時間長了,會霉變或變質,彩玲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愿去敷衍消費者。正是她的不計得失,才獲得村民和消費者的點贊。
彩玲懷著一顆仁心,一心帶動村民致富,也時時不忘幫助他人。有一次,一位外地孩子流落到嶺腳,細心的彩玲發現他說話有些吞吞吐吐,便和警察聯系的同時,通過貼心交談,了解到他輟學在家,因和父母產生沖突到處流浪,當時已身無分文。程彩玲便免費給他寄宿,同時聯系孩子父母,次日又送給孩子100元車費,叫丈夫將素不相識的孩子送至黃山北站,讓孩子回到父母身旁。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