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質量發展“含金量”成色幾何?數字最有發言權。經濟總量跨上5萬億元臺階,糧食產量836.9億斤再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產量168.4萬輛位居全國第二……翻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項項成果耀眼奪目,一項項突破振奮人心。
不斷實現新跨越,安徽有何“秘訣”?參加省兩會的代表、委員發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和“改革”成為高頻出現的熱詞。這充分證明:安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堅定不移吃改革飯、走創新路。
敢為天下先,是安徽的寶貴基因。江淮大地上,許多改革創新探索引領風氣之先、走在全國前列。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諄諄叮囑,“發揮多重國家發展戰略疊加優勢,在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上持續發力”,飽含著對安徽改革發展的厚望重托。
創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金色名片。創新“領先一步”,帶動發展“快人一籌”。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一個個前沿名詞標注著安徽科技創新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強大實力和強勁潛力。然而,在安徽,創新不止于科技領域。零基預算、全國首個省域土地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排污權交易改革……創新,已經融入安徽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條條線線。
唯改革才有出路,唯創新才有未來,這是安徽發展實踐的寶貴經驗。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構筑更堅實基礎、積蓄更充沛動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張理想)
值班編輯:程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