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現場實拍,正在采摘,馬上為下單的家人們發貨啊!”直播間里,主播正在熱情地向網友介紹著歙縣的特色農產品。
歙縣月月有花、季季有果,獨特的生態優勢造就了石河水蜜桃、三潭枇杷、富岱楊梅等特色農產品。然而,這些優質農產品常因季節性限制強、渠道單一等問題面臨“賣難”困境。歙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在走訪調研全縣30余家涉農企業時發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拓展穩定、高效的銷售渠道需求迫切。
為此,歙縣供銷社主動對接市供銷社所屬專業電商平臺——黃供優選公司,創新推出“四季直播”助農模式,將直播間搬進果園田間。走訪摸清農業經營大戶底數,組建專業團隊搭建直播間,建立“供銷社+農戶+基地”聯動機制,讓時令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僅6月份,搭建田間直播間3個,開展5場果園現場直播,實現平臺曝光量達16萬次,帶動桃子、玉米成交400多單,銷售突破1000公斤,成功推動“果園變直播間、農戶變廠家”的轉型升級。
歙縣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通過系統化電商技能培訓、標準化品控管理和專業化物流體系建設,讓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實現從“輸血助農”到“造血興農”的長效轉變。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歙縣以“新安夜話”“駐村遍訪”“幸福來敲門”等活動為載體,扎實推進“訪企入村”專題行動。黨員干部深入企業、農戶一線,宣傳惠企惠農政策法規,用心用情解決群眾和企業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歙縣徽城鎮在深化“訪企入村”行動中,通過走訪發現政策落地存在“堵點、卡點”、民意反饋渠道不暢、矛盾糾紛調解壓力大等治理痛點,創新實踐“四員”工作法:干部化身“政策宣傳員”,將履職陣地前移至項目現場、企業車間和群眾家中;擔任“社區觀察員”,依托漁梁社區人大社會建設觀察點等平臺,系統收集轉化社情民意;當好“基層網格員”,深化“人大代表(1室)+聯絡站(2站)+網格化(179點)”工作體系;做好“民生服務員”,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精準施策。
依托“四員”工作法,徽城鎮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精準推動獅子橋洪澇區域排水設施更新,協調落實新安社區新塘村基礎設施整治;成功調解矛盾糾紛49起,高效處理“12345”熱線103件,調解成功率超90%;盤活七川村閑置集體用房引入服裝加工等項目,幫助10余名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
截至目前,全縣共走訪企業16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68家、農戶536戶,收集務工就業、生產經營、政策咨詢等訴求784件,已辦結396件。
值班編輯:程紅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