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人与性动交xxⅹxx,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人不卡,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一

革命老區(qū)巖源

2025年10月04日 15:53:29 | 作者:史志 來源:黃山在線
|

巖源地處歙北上豐鄉(xiāng),與績溪、旌德、太平(今黃山區(qū))三縣毗鄰,含黃進舍、王進坑、道溪、黃柏山等8個自然村。四面環(huán)山,群峰連綿,懸崖峭壁,林深茂密。皖南事變后,這里曾先后作為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中共皖南山地中心縣委和中共皖南地委的機關駐地,是領導皖南敵后革命斗爭的指揮中心。

1939年農歷十二月,新四軍游擊隊員王保實等5人來到巖源的黃柏山、道溪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建立了良好的軍民關系。1941年五六月間,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游擊隊在隊長劉奎、指導員李健春的帶領下,深入到巖源進行秘密革命活動,籌措資金和軍需物資。1942年2月,在道溪水碓山成立了以王保實為書記的中共道溪中心支部,由5名巖源本地的地下黨員組成。從此,巖源一帶成為新四軍游擊隊革命根據地,也為涇旌太中心縣委機關移駐歙縣奠定了基礎。

1942年2月,國民黨糾集反動武裝對涇旌太中心縣委及各游擊區(qū)開展“清剿”,妄圖消滅皖南游擊隊。游擊隊主動分散到外線活動,避開敵人進攻的鋒芒,打破敵人反復包圍、搜山、清山等各種形式的進攻。在6個月的大“清剿”中,中心縣委機關多次轉移,曾駐績溪上金山、金坑和歙縣巖源的黃柏山、蘭蔭灘等地。8月,新四軍七師派陳洪等人到皖南山區(qū)傳達皖中區(qū)黨委給涇旌太中心縣委書記胡明的指示信,涇旌太中心縣委在巖源道溪蘭蔭灘召開擴大會議(史稱“八月會議”),總結反“清剿”斗爭的經驗和教訓。

“八月會議”后,巖源一帶工作順利展開,中心縣委機關由蘭蔭灘移到道溪村后山上。12月,為進一步落實皖中區(qū)黨委所確定的方針和任務,中心縣委在巖源道溪又一次召開了擴大會議(史稱“道溪會議”),決定從1942年底到1943年春,重點鞏固內部,對外開展“還債運動”,恢復老區(qū)工作,同時開辟新的活動區(qū)。鞏固內部是指在游擊隊中,結合傳達上級指示和總結反“清剿”斗爭,進行階級教育、形勢教育和政策教育。在黨員干部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組織干部學習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開展黨性教育,提高執(zhí)行政策和紀律的自覺性。開展“還債運動”是指在涇縣、旌德、太平、歙縣等游擊隊籌過款的地方開展還款,同步印發(fā)《告皖南同胞書》和《告皖南士紳書》,在群眾中產生很大的影響。

1943年1月,隨著新游擊區(qū)的開辟、活動范圍的擴大和黨組織的發(fā)展,中共涇旌太中心縣委改稱中共皖南山地中心縣委,胡明任書記。4月中旬,中心縣委響應黨中央號召,學習南泥灣精神,開展軍民大生產運動。在蘭蔭灘上開荒近10畝山地,種植苞蘆、高粱和蔬菜。12月,由于叛徒告密,敵人糾集兩個中隊向道溪、蘭蔭灘中心縣委機關所在地進攻。中心縣委機關僅有13人,他們利用有利地形,在打退敵人進攻后安全轉移。此后,皖南山地中心縣委和1946年成立的中共皖南地委曾幾度短期移駐蘭蔭灘,胡明、劉奎、王保實等也都曾帶領游擊隊來巖源集訓或休整。

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巖源地區(qū)人民始終與皖南游擊隊軍民一心,在皖南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79年,歙縣人民政府正式確定巖源為革命老區(qū)。為牢記歷史,緬懷英烈,2017年5月,經歙縣人民政府批準,在巖源村黃進舍政德教育廣場前建造室內面積約486平方米的巖源革命歷史陳列館,并于2019年年初正式對外開放。館內設置了銅質劉奎雕像,陳列了新四軍當年使用過的用具百余件。如今,巖源革命歷史陳列館已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


值班編輯:汪鼎

熱點新聞

    查看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市| 建宁县| 札达县| 环江| 花莲市| 尉氏县| 酒泉市| 连山| 望谟县| 灵武市| 嘉义市| 台中县| 沙田区| 钟山县| 宜都市| 双牌县| 新昌县| 江陵县| 蒙城县| 麻栗坡县| 万载县| 镇康县| 乌兰浩特市| 皋兰县| 新营市| 太白县| 天峻县| 赤峰市| 敖汉旗| 平舆县| 罗田县| 泰安市| 东阳市| 锡林浩特市| 高雄县| 铅山县| 横峰县| 香格里拉县| 杨浦区| 嘉定区|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