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文,山、水、村、夜在這里交匯融合,文明是這里最美的風景。
隨著游客體量的不斷增加,黟縣如何保障安全暢通、秩序井然、服務到位?在已經結束的中秋國慶假期,黟縣以優秀的答卷展示了應對之策,提供優質服務、升級基礎設施,與游客共同守護最美的風景,這里一切的浪漫與美好皆因你我同行。
最美的風景贏得最美的游客
在宏村景區停車場,雖然車位緊張,但車輛停放整齊有序。游客在志愿者的指引下,秩序井然地進入景區,道路干凈整潔。
進入景區,游客有序漫步在南湖邊,穿行在街頭巷尾,徜徉于如畫般的風景中。
“都說旅行是在路上的課堂,旅游是去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這么美的風景我們要維護好,讓文明出游成為一種習慣。”來自山東的游客趙女士表示,很多游客在游玩過程中十分注意自身形象,讓自己成為最美風景中的一美。她認為,游客形象的提升一是文明旅游的宣傳引導,二是游客自身也意識到文明旅游是個人素質的體現。
入夜,宏村花燈正在上演,游客紛紛駐足觀看。“在家門口看到這樣精彩的民俗表演,非常開心,同時外地游客也可以通過觀看表演了解徽文化。”宏村居民孫敏高興地說,“雖然‘雙節’期間景區里游客很多,但是我并沒有看到任何不文明的現象。”
文明旅游是另一道風景線。行走在干凈整潔的青石板路上,筆者看到,許多游客自覺地把礦泉水瓶、紙巾等垃圾隨手放進自備的垃圾袋中。
假期前,黟縣發出文明旅游倡議書,各景區充分利用電子屏等滾動播放文明旅游標語,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引導游客文明出游,共同努力創造舒適、文明、安全的旅游環境。
最嚴的標準打造最干凈的景區
節假日期間,西遞“拋繡球”婚俗互動表演和“徽劇”近景表演,吸引游客“里三層外三層”圍觀,大家或站或坐,沉浸式體驗徽州民俗文化,近距離感受千年歷史積淀。
“表演很精彩,景區很干凈,玩累了可以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繼續欣賞美景。”來自上海的游客任女士贊賞道。
據悉,去年12月1日起,《皖南古村落西遞景區“席地而坐”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正式實施,標志著西遞爭創安徽省首個“席地而坐”示范景區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黟縣堅持先行先試、示范引領,定標準、樹標桿,全力爭當排頭兵。與中國計量大學等院校合作,制定出臺古村落西遞景區“席地而坐”服務規范,明確古村落日常保潔管理、基礎設施運維等方面細則,提出“七無四顯一不超”的“席地而坐”保潔標準。
黟縣精心謀劃,嚴抓監管,熱情服務,從景區品質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質量、食品安全等方面深耕細作。縣旅指辦負責協調對接工作,監測各旅游景區預約信息和入園實際人數統計,向公眾發布提示信息;縣公安局制定交通管制預案,組織交管、治安警力上路指揮;縣文明辦結合“最干凈城市”創建,指導景區周邊文明環境氛圍營造;縣市監局整治景區內食品安全,采取措施防止民宿酒店、餐飲飯店等隨意漲價、毀約……在全縣各部門通力協作下,來自國內外的游客在這里享受到了獨屬于黟縣的浪漫與關愛。
最暖的服務獲得最高的認可
中秋國慶假期,黟縣數百名志愿者放棄休假時間,為游客提供志愿服務。
宏村景區南湖畔,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王廉潔正在清掃景區路面的垃圾,她告訴筆者,志愿者早上8點就到位了。在景區內各個打卡點,像王廉潔這樣的身影隨處可見。面對如潮的游客,他們熱情、耐心地提供親情化、精細化服務,在畫橋幫助維持景區秩序,防止因擁堵導致安全事故,在南湖等地還充當起義務衛生員,共同維護景區環境。王廉潔說:“我希望通過志愿活動,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務,同時助力美麗黟縣的建設。”
在這個忙碌而充實的假期里,志愿者們以志愿服務的方式向祖國表白,用行動感染著每一位來宏村景區參觀游玩的游客。他們以真誠、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廣大游客排憂解難,得到了游客的贊譽和認可。
有求必應,志愿者排憂解難。“謝謝您!”日前,兩名小女孩在父母的陪同下,將“為人民辦實事、做群眾貼心人”的錦旗送給了西遞鎮消防大隊的志愿者。據了解,10月3日,游客在使用一部價值2萬余元的無人機拍攝時,由于操作失誤,將其飛入西遞景區田干的后山樹上,聯系到志愿者后,消防大隊的志愿者立即行動,搭梯子、爬樹干,最終成功將其取下并歸還給了失主。
暖心服務,志愿者隨叫隨到。據了解,節假日期間,黟縣共組織安排300多名志愿者,在宏村、西遞等景區和漁亭、柯村等高速下口、橫崗轉盤等重要路段設置志愿服務臺16個,流動志愿服務點30多個,開展信息咨詢、交通引導、文明勸導等文明旅游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共服務游客3000多人次,有力保障了全縣旅游環境安全暢通、文明有序。
值班編輯:胡曉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