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徽州古城內,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許國牌坊”南側約二十米處,有一間在文藝圈小有名氣的客棧。兩位任性的畫家,一時興起跨了界,親手改造的“素舍”。原本破敗的兩棟徽派舊民居,就這樣在畫家的“巧筆”下煥發(fā)出新生。
素舍客棧的地理位置有多好?它位于徽州古城景區(qū)內打箍井街8號,全國重點文保單位“許國牌坊”離它約二十米,黃賓虹紀念館、徽劇紀念館、陶行知紀念館、徽州府衙、陽和門城樓、南譙樓、斗山街……古城內所有核心景點,均在五分鐘步程內。在素舍的頂樓有一個寬敞的大平臺,擺放著舒適的藤椅,這是素舍給住客的一份獨特體驗。與古城墻幾乎等高的露臺,可以看環(huán)繞客棧四周的景點與街景,讓整個古城區(qū)盡收眼底。華燈初上,古城里的喧囂逐漸散去,許國牌坊下又恢復了平靜,徽州府衙前的燈火,在月色下愈加清冷,門口的石獅子與燈火對望,更凸顯了府衙的威儀。
在素舍,處處透著“文藝范兒”,濃濃的徽州文化元素被精心的安置在客棧的角角落落。大堂一隅,方見塵等徽州大師的歙硯、書畫作品,給古色古香的客棧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氛圍。二樓改造過的大天井,將燦爛陽光與新鮮空氣,送進每一間房內,一掃老宅客棧的逼仄與壓抑。據(jù)客棧主人介紹,庭院里的奇趣景觀,是從山野里撿回來的兩段朽木;樓梯間墻上的光緒年間磚雕,是多年前從老宅廢墟找出來的;古樸雅致的清代雕花條幾,是畫家的日常興趣收藏……客棧內像這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比比皆是。
素舍十一間房的名字,充滿了徽州名勝的詩情畫意,徽城練影、漁梁聽濤、棠樾風荷、石潭春曉、北岸漁歌、瞻淇古韻……不同房型的房間煥散著草木香,本真平實又不失溫暖的情趣。客棧內的藝術品,無論是才氣橫溢的書畫,還樸返古的燈臺,還是清雅絕塵的扇面,洗盡鉛華的瓷器,都是客棧主人的親手作品。住客們古城內逛累了回到素舍,品品茶、讀讀書,自在悠閑,要是碰巧趕上一場畫家們的藝術沙龍,更是不虛此行!
有人說,走進素舍,就如同走進徽州往事。登上素舍的露臺,坐等古城夕陽,華燈初上時,練江微風輕拂曉著臉龐,燈火闌珊中的古城令人迷離。運氣好的話,滿天繁星也會在你耳畔呢喃!
值班編輯:周君